综合

文字大小

药用研究以干燥茎髓入药

来源:数字讯股票数据时间:2025-07-13 23:57:15

导读

药用研究以干燥茎髓入药

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为五加科通脱木属植物,药用研究以干燥茎髓入药,植物具有清热利尿和通气下乳等功效。通脱近年来,进展因其特殊的药用研究药用疗效和作为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而备受关注,具有巨大的植物开发前景。本文对近年来药用植物通脱木的通脱真假鉴别、化学成分、进展药理作用及人工种植等方面的药用研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通脱木的植物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0 引言

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是通脱五加科通脱木属植物,为落叶灌木或者小乔木,进展树皮棕色、药用研究褶皱、植物略微有开裂,通脱树干笔直少枝,干髓为白色。其干燥茎髓为入药部位,中药称为通草,因干髓白色又有异名“白通草”。通脱木功能与主治为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治疗湿热淋证、水肿尿少、乳汁不下。通脱木经加工后可制成通草纸、通草画、通草花。在扬州等地,通草花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者将其制成极具观赏价值的工艺品。广府通草画则是岭南地区(广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府文化的传承,既反映了中西美术的交流,又体现了广州口岸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由此可见,通脱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文对通脱木的药用相关收录记载、真假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人工栽培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通脱木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1 通脱木的药用收录记载

通脱木得名于其药材在采集制作时,采伐新枝后去掉顶端部位以及其他部位的叶子,只保留枝干,再用特制的竹竿将采制好的髓通出,以髓入药,故名通脱木。《神农本草经》中把通脱木列为中品,魏朝吴普称其“味辛平,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一名附支,生山谷”。《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录“通脱木,生山侧。叶似萆麻,心中有瓤,轻白可爱,女工取以饰物”,描述了通脱木的生长环境及形态特征,茎髓白色中空是其显著特点。通脱木经过加工还可以做成饰品,Nesbitt等[7]研究发现,William J.H.在1852年收集到大量用通脱木制作的饰品,包括通草花、通草纸和通草画。通草画是在19世纪末盛行起来的一种水彩画,因绘制在通脱木茎髓加工而成的画纸上而得名,是中西方文化传播交流的成果。从通脱木茎中提取其中心组织,制成髓切片,可制作成画纸,在其上绘制的水彩画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尔雅》记载:“云离南、活脱也,一本云药草,生江南,主虫病,今俗亦名通草。

”在《中药药名辞典》中,“离南”“活莌”“寇脱”“大通草”等都是通脱木的异名。通脱木在南方的贵州、云南、台湾、广西、四川等地均有分布,因此得名“离南”。通脱木主要有以下药材炮制方法:《中药炮制学辞典》中记载“薄切作片子”,《证治准绳》记载“去粗皮,锉细”。现在常采用的通脱木药材炮制方法如下: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切厚片或段,干燥。《本草图经》中记载:“俗间所谓通草,乃通脱木也,今园圃间亦有种莳者。古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通脱稀有使用者,近世医家多用利小便,南人或以蜜煎作果,食之甚美。”在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中,《赫章彝族辞典》中记载,通脱木有“清热利水,散瘀,催乳”功效,当地人用通打根、无花果各12g、红牛藤、对月莲、土党参各10g,煨水服来治疗乳汁不下等症状。鹞鹰风是瑶药的一味药材,为通脱木的根和茎枝。《瑶族习用药材质量评价与标准研究》中记载,鹞鹰风可以治疗小儿高热惊风、肺热咳嗽、尿路感染、水肿、闭经、哺乳期缺乳、食积饱胀等症。因缺乏相关的质量评价标准,黎理等用4种鉴别方法研究鹞鹰风的鉴别特征,为鹞鹰风鉴定提供依据。于仲经提出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当归四逆汤”中所用到的“通草”并非通脱木,而是木通,以提醒医师不要误用。从以上有关通脱木的收录记载中不难发现,从古至今,从国家到地方都认为通脱木具有很高药用价值。

2 通脱木的真伪鉴别

贾敏如等指出全国药用通草类药材的来源非常广泛,涉及7科23种。因为通脱木的药用部位为其干燥茎髓,来源较窄,所以在药材市场上常见到小通草混入通脱木中,达到以次充好的盈利目的。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真伪鉴别。

2.1 形态特征鉴别

通脱木属Tetrapanax具有花柱离生、单叶等特征,是五加科中多蕊木族中系统发育比较原始的类群,系我国特产属。通脱木高1.0—3.5m,茎直;叶片多集中,顶端叶片多且叶片裂分为5—11裂;花序为圆锥花序或伞状花序,多分枝且长,花呈淡黄白色,具有4枚小花瓣;核果,类球形,黑紫色;种子在果肉中,数量较多,排列整齐。左家哺等在2001年研究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分布时发现,通脱木属只有2种,即西藏通脱木Tetrapanax tibetanus和通脱木,通脱木分布于贵州、云南、广西及台湾,西藏通脱木主要分布在西藏。由于生长在青藏高原上海拔2 800m的特殊环境,西藏通脱木和通脱木相比,形态特征有细微区别,西藏通脱木叶片裂分相较通脱木裂分少,花序较通脱木小,花序排列是伞形花序轮生,与通脱木的伞形花序总状排列有区别等。

小通草来源于旌节花科喜马山旌节花Stachyurus himalaicus、中国旌节花Stachyurus chinensis或山茱萸科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等植物,入药部位为其干燥茎髓。小通草具小枝,明显具髓;冬芽小,具2—6枚鳞片;单叶互生,叶片膜质至革质,边缘有小锯齿;花小,有4瓣花瓣;浆果。通脱木和小通草都具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的功效,两者的微小区别在于通脱木归肺、胃经,常用于治疗湿热、乳汁不下等,而小通草归肺、胃、膀胱经,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等泌尿系统方面的疾病。在通草类药材市场上,小通草占比为70%,通脱木占比为20%。通脱木虽数量较少,但是其药用价值高于小通草,且在药材出口中所占比较大,由通脱木制成的8种药品出口多个国家。

2.2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是常用的鉴别药材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药材显著特征,来判断药材真伪和品质。王国平等指出通脱木的茎枝呈圆柱形,表面有纵皱纹,掰断后断面平整,有银白色光泽,中部空心或有半透明的薄膜,直径一般为1—2.5cm,空心直径为0.3—1.5cm,气无,味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外形组织粉末图解》记载,通脱木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最显著的特征是中部有圆形空心或薄膜,若在纵剖面观察,其中部的空心薄膜呈梯状排列。王玉瑛等发现通脱木伪品(有西南绣球、云南绣球、合萌、刺五加等)一般无空心,无隔膜,所以比较好鉴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小通草来源有旌节花和青荚叶;旌节花的茎枝呈圆柱形,长30—50cm,直径0.5—l.0cm,与通脱木相比较细,捏之能变形,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且无纹理和无空心(与通脱木最显著的区别);青荚叶的特征则是茎枝表面有浅纵条纹,质较硬,捏之不易变形,嚼之有黏滑感。由于性状鉴别的方法简易可行,无需器材只需肉眼即可实现鉴别,因此一般市场上常用这种方法。

2.3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主要是将药材粉碎成粉末状,做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粉末特征。具体操作:取少量通脱木药材粉末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在酒精灯下灼烧后滴加甘油,盖上盖玻片,再将标本擦拭干净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王玉瑛等发现通脱木的显微鉴别特征是药材粉末中具有草酸钙簇晶,且横切面是薄壁细胞,有纹孔,不具有黏液细胞及淀粉粒,与嚼之无黏滑感的鉴别性状相对应。旌节花(小通草)中有薄壁细胞,类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纹孔稀疏,有少量黏液细胞散布,与嚼之有黏滑感的鉴别性状相对应;中国旌节花药材粉末中有少量草酸钙簇晶,喜马山旌节花药材粉末中无簇晶;青荚叶(小通草)中薄壁细胞纹孔较明显,含无色液滴,有少量草酸钙簇晶,无黏液细胞。林羽等通过显微鉴别发现小通草药材粉末中有草酸钙针晶,导致品质不合格,推断其中可能混入了虎耳草科绣球属(Hydrangea sp.)植物的茎髓。朱华等用显微方法观察通脱木茎横切面,发现其中非腺毛和星状毛较多,外韧性维管束呈环状排列,皮层中部有树脂道。

2.4 薄层鉴别

薄层鉴别是将药材溶解作为供试品,与标准品一起点在薄层板上,测量Rf值并用检测溶液来鉴别供试品是否和标准品一样。朱华等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通脱木药材,以绿原酸标准品作为对照,若供试品和标准品有相同的Rf值,且喷以2%铁氰化钾溶液∶2%三氯化铁溶液(1∶1)的混合溶液后,显示出相同大小的普蓝色斑点,则可以证明该药材是通脱木。

3 通脱木的化学成分

通脱木作为治疗乳汁不下、尿少水肿等病症的较为重要的中药材,国内外学者对其所含有的组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通脱木的花、叶、果实等部位进行分析,发现通脱木中含有较多的化学活性成分,主要为三萜类化合物和三萜皂苷类化合物,还有少量的其他组分。国内学者徐静兰等对通脱木的茎髓部位进行研究,发现了茎髓中含有的化合物主要是甾类化合物,包括甾醇、甾酮、甾苷以及神经酰胺类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等方法对通脱木内里的组分进行提取和分离,他们还得到了一些新的化合物,为接下来研究通脱木中的化学组分提供有效信息。《中医大辞典》记载,通脱木含有肌醇、多聚戊糖、多聚甲基戊糖、半乳糖醋酸、氨基酸、钙、镁等等营养成分,其水解物中含多种通脱木苷(Papyrioside),具有抗炎作用。以上研究充分表明,通脱木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其主要有效化学成分可分为5类(表1)。

表1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广西科学》2020年第4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药用木通水合氯醛神经酰胺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北京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北部战区总医院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东淄博市第一医院
南京鼓楼医院
东莞市人民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江阴市人民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奉天医院)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邯郸市第一医院
潍坊呼吸病医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山西省人民医院
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河北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海南省人民医院
青海省人民医院
贵州省人民医院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淄博市立医院
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
上海市肺科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
天津市海河医院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
无锡市人民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安徽省胸科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粤北人民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
唐山工人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上一篇: 知乎感情小故事每日一篇好文糊心中的动人小故事

下一篇: 姑苏有甚么旅游的小岛